第62章 第六十二颗糖

12月是省队参加全国CMO比赛的时候,樊城又转进了新一轮的冬季,今年好像比去年冷,已经下过两轮小雪,女孩儿脚上都蹬上了雪地靴。

冬令营邀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的优胜者,以及香港、澳门、俄罗斯、新加坡等代表队参加,人数300人左右,分配原则是每省市区至少三人,然后设立分数线择优选取。1

冬令营为期5天,第一天为开幕式,第二、三天考试,第四天学术报告或参观游览,第五天闭幕式,宣布考试成绩和颁奖。2

CMO考试完全模拟IMO进行,每天3道题,限四个半小时完成。每题21分,6个题满分为126分,题目难度较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为高,技术性极强。3

今年的比赛是在渝州巴蜀中学进行。

中部地区比北边暖和,12月了还有暖暖的太阳。

带队老师是省队的付国平,40多岁,十分儒雅文气,戴一副金丝眼镜,一讲起数学来,整个人都仿佛在发光。

是真正热爱数学的好老师,丛蔚从选进省队开始就深得他的喜欢,他总说丛蔚是那种可以沉下心去做学问的人,在数学上还特别有天分。

三人一队加一个带队老师和一个辅导老师,五个人在12月初就坐飞机去了渝州。

一落地鼻尖全是勾人的牛油火锅味。

付国平开玩笑:“咱们先专心考试,考完老师一定请你们吃最好的火锅。”

三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,除了丛蔚其他两个都是男生。

订房间的时候,因为樊城只有丛蔚一个女生,所以不得不跟其他省市的学生凑一个房间。

跟她住一起的是香港来的一个女孩儿,戴着眼镜,看上去很活泼,一到房间就给家里人打电话,粤语说得极流畅,语速也快。

丛蔚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听外语一样。

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两下。

裴寂的消息。

【到了吗?住的地方环境怎么样?川渝那边口味都重,又喜欢辣,我怕你吃不惯】

关切之情简直都要透过屏幕传到这边来了。

【都挺好的,这边比家里暖和,吃饭也有清淡的,因为有南边的学生过来,组委会准备了不一样的饭菜】

【那就好,注意水土不服啊,不要乱吃东西,就五天,坚持一下,考试重要】

【我知道,裴大啰嗦】

退出两人的聊天界面,丛蔚的微信上已经有好几条未读消息了,来自姜杳杳、王咏仪和班上其他同学。

大意都是希望丛蔚考试顺利。

她一一认真回了消息。

算着时间,现在应该是上课,大家没回消息是正常,裴寂回消息才不正常,肯定在桌子底下偷着看手机了。

跟丛蔚同房间的女孩叫文佩芸,国语说得不太标准,但很喜欢拉着丛蔚说话,问她复赛联考考了多少分,比较擅长什么题型。

丛蔚也不藏着掖着,按着手机回答。

文佩芸歪着头问她:“你是哑巴吗?”

话问得非常直接,甚至不太好听。

丛蔚不在意,表情淡淡地点头。

文佩芸夸张地做了个惊讶的表情:“Whatapity!I’msosorry。”

考虑到两个人还要一起住四个晚上,丛蔚真的很包容了,因为对方是在呱噪。

不到一个小时连自己家家底都漏了。

什么爸爸妈妈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医生,在香港属于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群;什么自己参加过世界级的珠心算比赛,对数字非常敏感,这次是香港地区第一名入选过来的;什么自己有个哥哥,未来可能会去当法医;什么自己家住在中环,但是家里其实面积不怎么大,有点羡慕内地的房子云云。

丛蔚原本打算刷题,却被她吵得脑子发晕。

付国平的出现简直就是救她于水火。

“丛蔚,带上书包,我们该训练了。”

明天、后天就考试,最后半天的时间,就算抱抱佛脚也是好的,万一运气好能压中题型呢。

谁也说不准。

文佩芸感叹内地的学生真的是太认真、太辛苦了。

然后内心有种微妙的优越感,看自己都没像他们那样用功,成绩不还是比他们好。

——

考试好像跟平时也并没有什么不同,丛蔚做题做得很顺利。

第五天的闭幕式很有仪式感,在学校的小礼堂里,三百个参赛选手把不大的小礼堂坐得满满当当,大家都是天之骄子,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这里,说句大实话,谁心里也不服谁。

跟文佩芸住的四天,丛蔚简直觉得折磨。

考完试非要逮着她对答案,问他们训练的题目是什么,丛蔚不想理她,她就能一直缠着她碎碎念到凌晨一两点。

付国平知道了,问丛蔚要不要换个房间,虽然有点麻烦,但也不是不能办。

丛蔚没同意,一来是不想让大家都难堪,二来重新申请宿舍确实很麻烦,她全身心投入到考试里,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心思去重新申请宿舍,太费心。

找组委会要了一对耳塞,每天晚上十点就把耳塞一戴,背过身去睡觉。

说考试压力不大吧,可丛蔚连着两天夜里都梦到了裴寂,他一直很焦急地问她考得怎么样,那种急迫感几乎要从梦里冲出来,一睁开眼睛就是大喘气。

丛蔚大概有那么点久病成医,知道自己压力有些大,第四天的学术报告上愣是让自己趴着睡了好几个小时,耳朵里就塞着耳塞。

付国平听学术报告听得津津有味,压根没发现丛蔚居然放着这么权威的报告不听跑去睡觉。

闭幕式前,终于开始开手机了。

丛蔚的手机一打开,就开始不停地震动。

裴寂每天都给她发十几条消息,说他这几天做了什么、发生了什么,最后才小心翼翼问一句她感觉考得怎么样。

这种感觉丛蔚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。

两个人明明不在一起,分隔两地,可就是好像一转头,他就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,分享着对方的每一天,不曾错过任何一件小事。

丛蔚坐在小礼堂的舞台下面,抱着手机看时间,算了算,正好下课,于是给裴寂回了一条消息,告诉他自己已经考完了,今天出结果。

文佩芸就坐在她的后面,猛地往前一扑:“你在发什么消息?是找男朋友吗?”

没有界限感真的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。

丛蔚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把手机覆在胸前,转头去看文佩芸,头一回带了些不耐烦的情绪。

或许是她的表情有些明显,文佩芸显然领会到了她的厌烦,柳眉倒竖,语速极快地说了一句粤语,然后双手抱胸靠回椅背,要是丛蔚没听错,她应该还发出了一声十分不屑的轻哼。

手机在胸前震了震。

【明天几点的飞机回来啊?星期六,我去接你吧,我足足有五天没看到你了】

随着这句话发过来的,还有一个傲娇委屈的表情包。

丛蔚勾着嘴笑。

【明天上午十点半落地樊城机场,航班我不记得了,晚上我找到机票拍给你,你来接我的话,我就让我爸爸在家里等我了】

裴寂趁着课间十分钟的时候,盯着手机屏幕,觉得丛蔚回消息回得太慢,恨不得把屏幕都盯穿,然后把丛蔚给拎回来。

上课铃响的时候收到她的回信。

裴寂一边看着门口,一边抢着时间打了四个字。

【我去接你】

她就知道,顺手给丛文晏发了消息让他在家等,不用特地去机场了。

闭幕式的最后一项就是公布成绩和颁奖。

丛蔚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,还在跟丛文晏发消息聊天。付国平在旁边拍了两下她的肩膀,下巴冲台上扬了扬,面上的喜意挂满了眼角眉梢,连那鱼尾纹里都似乎溢满了笑意。

台上又重复了一遍:“金牌:樊城三中丛蔚、沔市唐家墩中学李迎、首都一附中韩正阳……请以上获奖者上台领奖。”

丛蔚如梦初醒,两只脚在地面上磨蹭了两下,付国平嫌她磨叽,干脆搀着她的胳膊把她扶起来,手掌推着她的背,往前推了好几步,她才平息了翻滚的心神,抬脚往台上走去。

她站在右手边第一个,是所有获奖者里的第一。颁奖嘉宾把金牌套在她脖子上的时候,她还走了神,想这金牌可真有些分量,随即又有些遗憾,这样的时候,裴寂,还有她的朋友都不在现场,没办法和她分享这一份光荣和成绩。

“你真的很棒,丛蔚同学,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,为国争光。”

丛蔚看着眼前的颁奖嘉宾,机械地和他握手,接过花。

台上射灯亮得晃眼睛,台下昏暗得看不清人面。

透过那片昏暗,丛蔚仿佛回顾了这一年备考的每一个夜晚,屋里的台灯灯泡换了四个,总是亮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灭,她一个人伏案刷题复习,身边除了院子里那棵随着春夏秋冬变化的梨树外,再没有陪伴。

求学的路是孤独的,特别是在你奔向更远的远方时。

你所有的祝福,都在身后,充当着推动前行的动力,而身边,其实空无一人。

所有人都说她是天才,可天才是什么,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比常人付出过更多的努力。

所以,所有荣光,她都问心无愧。

付国平带了很多届竞赛的学生,作为省队的教练,他也见过天才。

但取得如此成绩的,只有丛蔚。

小姑娘站在台上,和身边一排喜气洋洋的学生比起来,显得淡然许多,她的唇边只有一抹清浅的笑意,这样的气定神闲,注定了她的世界不会平凡。

CMO金牌前60名,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,集训队多次考试选拔后,有6人会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,IMO同样是按分数高低排出金银铜牌,比例为1:2:3。4

付国平几乎觉得今年IMO的金牌,即将被她收入囊中。

文佩芸也是金牌,不过排名靠后,她看着站在最顶头的丛蔚,心下唏嘘许久,她完全没想到,自己竟然是和这样的大神住在一个房间,甚至在她面前多次大放阙词,现在想想真是脸红,但心里又有些不服,觉得自己不可能比她差。

——

第二天上午飞机刚落地,丛蔚开机就接到了裴寂的电话。

“我已经在出口等你了,看到航班飞机落地就马上给你打电话,我站在最前面,你一出来就能看到我。”

丛蔚听完,乖乖在收音口敲了两下。

这是他们的默契,你说我听,我明白、我知道就敲两下,我不明白、不知道就敲三下。

付国平一路都在跟丛蔚畅谈IMO,此刻他还不知道,丛蔚其实压根就没打算参加IMO。

“虽然你已经高三了,但是如果可以在IMO里拿到金牌,保送清北不是问题,都不需要参加高考。”

“你的能力真的很突出,现在我们还没摸到你的上限在哪里,回去以后咱们做几套IMO的题,先测个底。”

付国平在心里都差不多把丛蔚的时间都规划好了。

却见丛蔚一到出口,背着书包就往前跑,光看背影都觉得乐颠颠,好像比拿金牌的时候还开心。

裴寂果然就站在最前面,身高身形都极为显眼,一张冷脸一看到丛蔚出来就立马笑出了一朵花,欢快地冲她招招手,然后走到通道处,两只手一张开。

迎面就接住了一只小可爱。

五天不见,丛蔚几乎瘦了一圈,可见这考试有多折磨人,裴寂上上下下端详着,心疼得不得了。

“瘦好多。”不高兴。

丛蔚从他怀里退出来,像是终于找到了可以分享开心的人,给他打着手语。

【我拿到了金牌,第一名哦】

模样小小的骄傲,甚至有几分眉飞色舞。

这是一年前的丛蔚脸上不可能出现的神情。

裴寂配合她夸张地做了个惊讶的表情:“哇,这么厉害啊!”

丛蔚两只手背在背后,绕着他走了两圈,然后仰起头,目光直愣愣地看着裴寂,好像在问,我做的这么好,奖励有没有。

裴寂心领神会,从胸包里掏出一个葡萄味棒棒糖,拆了包装纸,小心地塞到丛蔚的嘴里:“最后一颗,奖励给你。”

然后十分手痒地摸了摸丛蔚的头,接过她的书包,牵着她往外走:“走,送你回家。我觉得丛叔肯定又熬了鸡汤。”

付国平在后面看得目瞪口呆。

这还是那个拿了金牌,站在台上稳如泰山的丛蔚吗?他是不是眼花了。

注释:

1、2、3、4: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大赛规则。